本文目录:
|
艾灸疗法适合哪些病证
最佳答案:
艾灸热刺激是一种非特异性刺激,通过激发体内固有的调节系统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艾灸作用并不是艾灸刺激直接产生,而是通过体内介导的固有调节系统所产生,这就决定了艾灸作用实际是调节作用。
艾灸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经气所过,主治所及”,艾灸对寒证、热证、表证、里证、虚证、实证均有效。尤其对以下病症有良好的疗效: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原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炎症、阳痿、面瘫、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膝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
感受寒湿,灸优于针。寒邪收引,湿性凝滞,寒湿入侵,经络闭阻,而艾灸疗法具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寒凝湿滞、经络闭阻引起的各种病症。在治疗由于寒湿引起的病症中应以艾灸疗法为主,取其“以阳制阴”之意,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阳虚病症,灸贵于针。艾叶为纯阳之品,性温,善补阳气;艾火温热,可温通经络,补虚阳起萎陷。对于阳虚为主的病症,用艾灸治疗能温补阳气、升阳举陷,使火气助元阳,以达助阳治病之功。
瘀血阻络,灸之所宜。寒邪凝涩,血运不畅而成瘀,或气滞血瘀、血虚成瘀,阻滞经络。艾灸能温经通阳,温运气血,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故治疗瘀血阻络,艾灸能化瘀通络,取其温通效应。
气阴不足,亦可用灸法。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法,乃“从治”之意,之所以用于阴虚的治疗,是因为灸有补阳之功效,而“阳生则阴长”也,气虚、阴虚者,用灸法以热补气,使脾胃之气盛,运化正常,则气阴得补,此为“以阳化阴”之意,故气阴亏虚之症亦可用灸法,正如张景岳所说:“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艾灸能治疗什么疾病?
第一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艾灸专家提到,艾灸适合治疗的是一些寒性、虚性的疾病
,主要以慢性疾病为主。基本上可以把这些疾病分为四类: 1. 关节性疾病 包括老年人退行性关节炎、关节活动障碍、肩周炎、腰椎病、颈椎病等;办公室白领因工作性质导致的腰椎病、颈椎病需要经过医生辨证之后,才可判断是否适合艾灸。证型属于肝阳上亢型的关节性疾病是不适宜艾灸的。
2. 消化系统疾病
包括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障碍等疾病;另外就是辨证为虚寒型的拉肚子、胃胀、胃痛,也可通过艾灸治疗。 3. 杂病 例如一些常见的妇科、男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等。还有一些属于虚寒型的症状如小便清长、腰膝酸软、下腹坠胀等也属于艾灸的治疗范围。
4. 顽固性疾病
包括强直性脊柱炎,一些通过中医的辨证,属于虚寒性的诊断不明,没有办法解释的功能性疾病。
专家这样解释到,艾灸治疗疾病是从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的,即便是同一个疾病,选取的穴位也可能有所不同,所以要严格根据疾病来分艾灸穴位的话,比较难。但是可以根据疾病类型选取一些通用的穴位,来达到保健和防治的作用。 保健选穴:
儿童方面多见的是腹泻、腹胀等消化系统的疾病或者是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的疾病,所以以保健来论,艾灸选穴建议选取:大椎、肺俞、足三里、大肠俞等。
老人方面多见是一些虚寒类的疾病如关节退行性病、局部肌肉关节疼痛等。艾灸选穴建议以滋养肝肾,提升阳气为主,建议选取:命门、百会、足三里及阿是穴。
妇科、男科保健方面建议可以选取腹部和腰骶部的一些保健穴位,女性还可以选取子宫一穴作为日常保健。
手脚冰凉的人群可以选取大椎、关元、足三里及四肢末端的一些穴位来减轻手脚冰凉的症状。
补肾、补脾可以选择肾俞、脾俞、命门。 疾病选穴:
消化性疾病、女性的子宫下垂、头晕可以选择百会穴治疗。
失眠:通过辨证非阴虚、热证之后可以选择百会、风池、三阴交及足三里治疗。
颈椎病、颈部疼痛可以选择风池、大椎、督脉和膀胱经上的一些穴位来治疗。
肩部疼痛可以选择肩髎、肩髃、手臂等穴位。
专家建议,一些容易选取的保健穴位例如足三里、百会等网友们可以自己在家中自己艾灸,但是如果是关系到疾病的治疗,还是建议到医院由医生经过辨证之后系统地治疗,以保证疗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发送到本站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